春盆草功效 治肝病、祛肝毒之首选药——垂盆草
垂盆草味甘、淡,性凉;归肝、胃、大肠经;具有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,凉血止血的功效。
1.对于水火烫伤,可用新鲜垂盆草洗净捣汁外涂。
2.用于痈肿初起,除煎汤内服外,同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,还可消痈退肿。
3.垂盆草善解蛇毒,为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药品,可单用鲜草半斤,用冷开水洗净,捣烂绞汁内服,每日一至二次;也可配合半枝莲、野菊花、鬼针草、车前草、生大黄等药煎汤内服,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。
4.单用垂盆草治疗传染性肝炎(包括急性黄疸性肝炎,急性无黄疸性肝炎,以及迁延性肝炎,慢性肝炎的活动期),且可使患者的口苦、胃口不好、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消除。
垂盆草作用 垂盆草,您是不是也管它叫吊兰
垂盆草,景天科植物,原生长山坡岩石,现多人工栽培,四季常青,常见花卉,被人误称吊兰。垂盆草因枝叶下垂而得名,肉质草本,茎叶肥厚;枝条贴地匍匐,发出须根;3叶子轮生,叶片细长;花开枝端,淡黄色,花瓣5个。因叶片长在枝条一侧而有半枝别称。清热解毒,利湿退黄。多治肝病。
垂盆草(Stringy Stonecrop; Sedum sarmentosum),景天科植物,原本多生长在山坡岩石上。现在多人工栽培,作为绿色植被,美化市容。
垂盆草您肯定见过,是常见花卉,栽入花盆,其枝叶下垂,故名垂盆草。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学名,因为枝叶下垂,常常吊起来栽培,干脆叫它吊兰了。
垂盆草为肉质草本,所谓肉质,因为它的茎叶都非常肥厚,肉嘟嘟的。垂盆草的茎为枝条,常常趴在地面生长,贴着地面的枝条上还会长出根,有的枝条会直立起来。
垂盆草的在同一层面有3个叶子,转圈分布,术语叫做轮生。叶片呈长圆形或如肉棒,顶端尖,下边窄。
垂盆草的花为开在顶端,常常数朵聚集,但比较疏松;花淡黄色,没有花梗;花瓣5个,如图所示。
垂盆草的全草入药,晒干之后的饮片就变成图中的样子了。
垂盆草的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,利湿退黄
垂盆草最早记录在清乾隆年间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,当时管它叫“半支”,半支的含义,没有查到,但细看野生垂盆草,发现它的叶子虽然3叶轮生,但只绕半圈,长在枝条一侧,半枝有叶,估计因此叫做半支。
景天科景天属下的植物有很多,很多植物有类似特点,古人就根据叶片大小分别命名:叶子细小似老鼠牙的叫做鼠牙半支,叶子两头尖中间粗似狗牙的叫做狗牙半支,叶片一头尖似老虎牙的叫做虎牙半支,而叶子扁圆似马牙的叫做马牙半支。
垂盆草叶子形态对应的是鼠牙半支及狗牙半支,同属植物佛甲草对应鼠牙半支,还有圆叶的佛甲草对应马牙半支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鼠牙半支条下,还引用了《药镜》的记载:“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”,由此垂盆草又被称为半枝莲,但为了避免与唇形科的半枝莲混淆(回复109查看),该药正名叫做垂盆草。(上图左为佛甲草、右圆叶佛甲草,下依次为鼠、狗、虎、马牙)
垂盆草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记载:“消痈肿,治湿郁水肿。治诸毒及烫烙伤疔痈等症,虫蛇螫咬。”现在也用它来治疗外科疮疡、毒蛇咬伤,以及烧伤、烫伤,可以内服,也可以用鲜品外敷。由于它清热解毒,也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等。垂盆草还具有利湿退黄的作用,治疗黄疸,现在常常用来治疗肝炎,研究发现它有保肝降酶的作用。
垂盆草的应用方法 食两用的垂盆草
垂盆草自被发现有保肝降酶作用后,相关研究一直不断,并开发出垂盆草颗粒等中药新药治疗肝炎。研究发现垂盆草中降低转氨酶的有效成份为垂盆草苷,也有研究发现垂盆草富含16种氨基酸,包括人体必需的亮氨酸和缬氨酸。垂盆草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其中锌、硒、铜、锗、锰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要高出日常蔬菜、水果类食物3-10 倍。
新鲜的垂盆草茎叶肉质丰富,含水量大,枝叶幼嫩,摘除枝条上细根后,便可以食用,可以煲汤、做馅、凉拌、清炒,色味俱佳,药食两用。有的地方已经将垂盆草当野菜食用。可能有一天,垂盆草也像心叶日中花(蔬菜穿心莲)那样,摆在大众餐桌。
四季常青的垂盆草
垂盆草四季常青,生存条件要求不高,掐一个枝条栽上就能成活,而且匍匐生长,覆盖面大,常作为绿色植被种植,因此公园里、城市路边经常看到它的身影。垂盆草也作为常见花卉摆放在阳台、庭院。
由于垂盆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应用非常广泛:蚊虫叮咬后,皮肤红肿,可以采几片垂盆草捣碎敷上;不慎被开水烫了一下,在没有皮肤破损情况下,也可以外敷垂盆草消肿止痛;上火长了火疖子,也可以试一试垂盆草涂抹;或者干脆采点垂盆草,用开水焯一下,拌凉菜败火尝尝鲜吧。垂盆草俨然成了家中天然的小药匣,赶紧种一盆吧。
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,明白的自然明白。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鼠牙半支:生高山石壁上,立夏后发苗,叶细如米粒,蔓延络石,其根嵌石罅内,白如鼠牙。百草镜载:各种半支,有七十二种,此为第一。百草镜∶鼠牙半支二月发苗,茎白,其叶三瓣一聚,层积蔓生,花后即枯,四月开花黄色,如瓦松。性寒,消痈肿,治湿郁水肿。治诸毒及汤烙伤疔痈等症,虫蛇螫咬。蒋仪药镜拾遗赋∶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。半枝莲饮∶百草镜云∶治一切大毒,如发背对口冬瓜骑马等痈,初起者消,已成者溃,出脓亦少,鼠牙半支一两,捣汁,陈酒和服,渣敷苗头,取汗而愈。章南闻试效。
狗牙半支:虎牙半支附生阴湿地,立夏前发苗,叶尖细作品字式,层覆而生。夏至时,开花黄色,类瓦松,花后即死。其年雨水多,其草必茂。叶大者曰虎牙。治痈疔便毒,黄胆喉癣。救生苦海∶用狗牙半支捣汁,加陈京墨磨汁,和匀嗽喉,日咽四五次,甚者半月愈。天蛇头,疼不可忍,医宗汇编∶用半支连同香糟捣烂,少加食盐,包住患处,疼即止。
虎牙半支:功同汪连仕采药书,虎牙半支性寒凉无毒,叶片大者,羊角半支,叶扁大者,马牙半支,俱生阴山谷中,治疔肿火毒痔漏,神效。
马牙半支:一名酱瓣半支,铁梗半支,又名山半支。生石壁上,叶大丛生,圆如酱中豆瓣,故名。百草镜云∶酱瓣半支,又名旱半支,叶如酱中豆瓣,生石上,或燥土平隰皆有之,蔓生。二月发苗,茎微方,作水红色,有细红点子,经霜不凋,四月开花黄色,如瓦松。山左人以为菜茹。江献祥云∶此有二种,有红梗青梗之别,治妇人赤白带第一妙药。赤带用赤梗者,白带用白梗者。采得,捣汁半酒盏,酸迷迷草亦有赤白二种;赤带用赤者,白带用白者。捣汁半酒盏和匀,加绍酒半盏煮熟,一服即止,永不再发。性寒,消痈肿,治湿热,利水和血,肠痈痔漏。治蛇咬疔疽:便毒风痹,跌扑黄胆,擦汗斑尤妙。百草镜:跌扑用酱瓣半支一握,捣汁,绝疟:家宝方:酱板豆草,六月六日鸡鸣时采,略洗,蒸熟一日,晒干,不干焙之,每一斤一日者一钱,二日者二钱,三日者三钱,酒调服,服后饮酒至醉为妙。合时忌鸡犬妇人见之,神效。狗咬∶以酒洗净疮口血,捣酱板半支罨上,一二日即痂而愈(王小静试验)。瘰疬:金养淳云:马牙半支作菜常服,多年瘰疬皆消,屡试屡验。治急痧∶用酱瓣草阴干,每服三钱,水煎服。治淋疾:奇方类编:用芝麻一把,核桃一个,石上马牙半支,共捣碎,生酒冲服。治水臌∶汪连仕云:取酱瓣草捣合麝香,贴脐眼,如人行五里,其水即下。